查看原文
其他

立竿见影知夏至

杨兰 深圳博物馆 2021-04-07




古时候的人们,生产生活皆有赖于天。“三代之上,人人皆知天文。”(顾炎武《日知录》)那些关于天空的智慧,不但指导了华夏大地几千年的春种秋收,同时也深刻地影响了古代中国的政治、思想和文化。从这一期开始,我们就来聊聊古时那些璀璨的星空智慧。夏至将至,先从圭表测日影说起。


夏至,古时又称“夏节”“夏至节”。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,北斗斗柄指向午位(正南方)。今年的夏至时刻在公历6月21日5时44分。


为何会有夏至点?


我们知道,地球绕太阳公转时,其自转轴与公转黄道面并不垂直,而是始终有23°26′的倾角。由于这个倾角的存在,当地球公转至不同位置时,太阳光在地球上的直射点会在南北半球之间往返移动(直射点是地心日心连线与地球球面的交点)。地球公转周期为一年,太阳直射点也以一年为周期往返移动。四季就是这样产生的。而如果地球自转轴与公转黄道面垂直,那么太阳直射点就将只沿赤道移动,南北半球接受到的太阳热量将始终相同且不变,地球上将只有一个季节。





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周期中,有四个节点最为特殊也最为重要——春分、秋分、夏至和冬至。在春分秋分时,太阳直射点正好在地球自转赤道面与公转黄道面的交点上,此时太阳垂直照射赤道,太阳的热量由南北半球平分,昼夜也均等。


春分过后,地球继续逆时针绕太阳公转(从北极看),太阳直射点逐渐北移,直到最远到达北纬23°26′(北回归线),此时北半球能够接受的太阳热量最多,即北半球的夏至。南半球此时则为冬至。


秋分过后,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,直到最远到达南纬23°26′(南回归线),此时对于居住于北半球的人们而言,能够接受到的太阳热量一年中最少,故为冬至。



古人的智慧:立竿见影知夏至


二分二至点对于古人的生产生活尤为重要。确定了二分二至点,就能比较准确的定出关键时令,从而指导农事。更重要的是,从冬至到冬至,或者从夏至到夏至,就是一个比较准确的太阳回归年。而知道太阳回归年的长度,可是天文学史上一项了不起的成就。


那我们的祖先是怎样发现这些特殊节点的呢?


二分二至点体现的是地球与太阳的相对位置变化规律,但这在天空中并没有天然的标示点,毕竟除了四季的变化让人感受强烈之外,无论什么时候从地球上看过去,太阳始终还是那个太阳。高度和方位会有些变化,比如夏天太阳升得高,而冬天太阳升得低,但是在没有天文仪器的古代,这些差异是很难被准确测量的。


我们的祖先,无疑是相当智慧的,他们发现大地之上,伴随着四季的循环,还有一个现象也在相应循环——这就是日影的长度。阳光照耀之下,树木、房屋、山体还有人自身,都会有影子。一天当中正午时刻的日影最短。而一年当中冬季的正午日影比较长,夏季的正午日影比较短,春秋两季的正午日影则适中。


但是,天然的投影不规则,难以用定量测量。先民们意识到,如果用一根规定长度的竿子,立在平坦的地面,竿子的影子就可以在地面上标示出来。如果在地面上垂直于竿再安放一根带刻度的尺子,还能从尺子上直接读出影子的长度。这根竿子就叫做“表”,在公元前后成书的《周髀算经》中也叫做“髀”。地面上的尺子则是“圭”,也叫做“土圭”“量天尺”。“表”的影子,古书作“景”,也称为“晷”,即是日影的意思。




清《夏至致日图》,“致日”就是用“土圭”测量四季的日影。


如果用这样的方法持续测量一年以上,就能从日影变化数据发现二分二至点的存在。正午日影最短时为夏至,即“日影短至”,“至”是极的意思。这是由于,夏至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,对于北回归线以北的先民们而言,太阳光此时是斜射的,正午日影虽然不会像北回归线上那样长度为零,但一定是一年当中最短的。夏至过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南移,太阳光的斜射会越来越厉害,正午日影相应会越来越长,直到冬至时变成一年中最长。太阳直射点往返移动一年,日影长度也会以一年为周期从最短变至最长、再从最长变至最短。



《周礼·地官·司徒》中提到:“以土圭之法测土深,正日影以求中。”这是文献中最早提到使用土圭之法测日影,也是我国最早的使用仪器进行天文测量的记载。所谓“测土深”,实际上就是测“表”的影长。《周礼》又说:“日至之景,尺有五寸。”意思是在《周礼》成书的春秋时代,夏至时太阳的影子有五寸。



日影如何测得准?

用“圭表”测日影,看似简单,要测准却并不容易。如果测不准,日影的一点点误差影响就会很大。《周礼》中说:“凡日景于地,千里而差一寸。”意思是日影一寸的差异,相当于相隔千里进行测量。虽然这其中的数字比例并不正确,但是说明我们的祖先已经认识到了日影“精确度”的重要性。为此他们一定是绞尽脑汁,想过不少办法。

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将地面上的“圭”准确安放于正南北方向。古人是怎么做的呢?《周髀算经》中说:“以日始出,立表而识其晷;日入复识其晷。晷之两端相值者,正东西也。中折之,指表者,正南北也。”意思是在日出、日没时各测两次日影的方位,定出正东正西。东西连线与表相交的中线,就是正南和正北。这样定方位的方法,在现在看来也是相当科学的。


再有是要确保表与圭是完全垂直的。这一需要,则催生了著名的勾股弦定理的发现。勾股弦定理在古希腊也叫毕达哥拉斯定理,它是我国和希腊各自独立发现的。《周髀算经》说:“髀者,股也;正晷者,勾也。”也就是说,“表”是股,正北方的表影是勾,“表”的端点和表影的端点间连线则是弦。如果表影为三尺,表高为四尺,弦长为五尺,那么“勾三股四弦五”,这就是一个标准的直角三角形,就能确保“表”与“圭”是完全垂直的。后世的各种“圭表”中,“表”的尺寸大都是四或八的倍数,也正是这样的原因。


“允执其中”

——圭表的政治文化意义

在古代中国人心目中,天是有意志、有情感的。天与人之间存在着某种互动机制,叫做“天人感应”“天人合一”。《尚书》《诗经》中经常提到天命,认为天命可知,天命会变,天命归于有德者。圭表所测是“天时”,自然就因此具有了特殊的文化和政治哲学意义。


古人认为“至信如时”,因而盟誓时将盟辞书于石圭,即是借圭所具有的信实内涵体现盟誓见信的理念。


表的重要内涵则在于“中”。以圭表测日影,重要的是确保表的垂直,让表处于一种不向东、西、南、北任何一方倾斜的中正状态。儒家哲学据此完善了中庸的思想,道家哲学则以之作为中道无为的表述形式。从这一内涵发展出的居中而治的政治传统,要求统治者必须找到天地的中央,找到中正不倚的和谐之地以建立王廷。而天地之中的求测,必须用圭表来完成。《论语·尧曰》中,尧对舜说:“天之历数在尔躬,允执其中”,“允执其中”即“信执中正之道”,就是这种居中而治政治观的反映。


另外,由天地之中,又逐渐发展出中域、中土、中原、中国、中华等重要的政治地理概念,深深烙印在了数千年华夏文明的血脉当中。


现存的著名圭表

1. 现陈列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的圭表,铸造于明朝正统年间(公元1437年),原表高八尺,清朝改为一丈。

2. 1977年在安徽阜阳西汉汝阴侯夏侯灶墓(下葬年代为公元前165年)中出土的一件漆器,据考证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早、且具有确定年代的圭表。

3. 1279年前后,元代杰出天文学家郭守敬在河南登封告成镇建造的观星台,相当于一个测量日影的巨大圭表,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代天文台。


参考资料:

[1] 钮卫星,天文学史:一部人类认识宇宙和自身的历史,上海: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,2011

[2] 郑文光,中国天文学源流,北京:科学出版社,1979

[3] 冯时,奉时圭臬经纬天人——圭表的作用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,文史知识,2015

[4] 图片资料来自百度。




戳这里为我加颗小星星★

“星标”我才能更方便接收我的消息哦



作者|自然科学研究部 杨兰

编辑|教育推广部 赖聪琳

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

转载请注明以上信息




—官方微信—


深圳博物馆

深圳改革开放

展览馆

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


—官方微博—

@深圳博物馆


—官方网站—

https://www.shenzhenmuseum.com/


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